您是本站第
4
6
5
3
3
位访客
栏目导航
欧洲三国美术馆教育之所见所思
时间:2013-08-13 16:18:11 来源:美术报 金伟民
近日,我有机会出游欧洲三国——法国、瑞士与意大利,重点参观了10余个著名的美术馆(包括博物馆、文化艺术中心等)。出于职业的敏感,在这些馆内我们都惊喜地看到美术教师带领中小学生在名作面前进行上课的景象。此情此景便引起了我的关注与反思。
美术馆教育中的几个亮点
大型美术馆似乎对学生团队特别照顾。奥赛美术馆是我们到巴黎后参观的第一站。一大早我们便去排队,但赶到时却发现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龙。忽然间,我看到一群小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蹦蹦跳跳地从路的另一边走来,径直往展馆的另一侧门进入。在卢浮宫,我们也同样遇到了两位带队教师带领一群初中生从该馆底层的团队通道直接入馆。看来这些美术馆对学生团队好像特别照顾,不用排队等候就可直接观展。
人们似乎都非常关爱美术教师的讲课。即使在卢浮宫这样人潮汹涌的展厅里,观众也尽量绕道而行,尽可能为学生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特别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橘园美术馆,当我们参观莫奈《睡莲》的两大展厅时,工作人员都会提示我们不要发出声音,但我们却在其中一个展厅中见到一位美术教师正在手舞足蹈地给一群小朋友讲解作品。
各大美术馆书店均设有少儿图书专柜。在我的印象中,国内各大美术馆内的书店几乎是清一色的各类画册与美术史论方面的专业书籍,几乎难以见到适合中小学生以及幼儿阅读的专业图书。但在这些美术馆书店内却令人欣喜与惊讶。特别是在卢浮宫与乌菲齐美术馆,少儿书柜中的图书不仅印刷精美,而且种类繁多,吸引了许多小朋友前来翻阅。令我吃惊的是,这些书籍的价格却不菲,有的图书不到20个页码但价格却高达20欧元左右。美术馆特设的少儿书柜不仅让学生起到强化与巩固所看展览的作用,更为他们学习美术提供了专业方面的资料,并最终有助于提高他们自身的人文素养。
美术馆教育中的几点反思
美术教师应该成为美术馆的忠实粉丝。作为一名从事基础美术教育的教师,尽管每天从事着繁重的日常教学工作,但其实也肩负着另一份重要的社会责任。那就是教师具有把当下美术馆中的各类信息与优秀作品有选择性地、及时地介绍给学生的使命,起到美术课堂与社会美术资源之间的桥梁作用。通过美术馆,教师也能不断地介绍本土艺术家,让全体学生逐步建立“艺术家就在我身边”、“我也能成为小艺术家”的正确价值观。在国内诸如“艺术家进校园”等项目还处于萌芽状态的今天,美术教师通过美术馆来介绍艺术家及其作品,无疑是一个重要而便捷的途径。
美术教师应该力倡原作教学。我在小时候看美术教科书中的作品时,时常感觉“画家是神仙”,因为他们能在豆腐块大小的纸面上画出如此精美的画。由于美术教科书向来很少标示画作的尺寸,编辑们也大都以成人的眼光在编辑作品,却不知少儿对画作的奇思异想,结果让学生们错误地产生了各种遐想。长此以往必定会造成学生对艺术作品的神秘感受。美术的魅力在于参观原作,还学生一个真实的作品风貌是美术教师应该努力去追求的一种职业使命。再则,百闻不如一见,原作中所潜藏的信息是如此地丰富,这是诸如教科书类的印刷品所无法比拟的,而美术馆又是能让学生看到原作最理想的场所之一。为此,作为教师与学校应该想方设法提供给学生参观各类展览的机会。这也是新版国家美术新课程标准所努力倡导的一种专业要求。
美术教师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我认识一位上海的老教师,他曾自费出游欧洲,然后将参观美术馆后所拍摄的照片及心得用于欣赏课的教学,并引发了学生们的强烈兴趣与社会的广泛争议。尽管这样的教学成本是许多美术教师不能承受的,但他却建立起了“自我培养”的终身学习理念,在自身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挖掘远近不同的各类展馆信息来充实自己的教学。这样的教学,学生们也肯定能身临其境,深深地被教师所吸引,并激发自身对原作的强烈探索兴趣。我想这样的教学,正是我们目前学校美术教育所追求的,也是学生们所期待的。美术教育的视觉性、实践性、人文性与娱乐性就会在这样的课堂中得以综合展现。
教育制度应该为美术馆教育提供便利。在当前我国部分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出于对学生人身安全的考虑,设置了非常严格而又繁琐的学生离校审批制度。为此,许多学校在工作时间内尽量回避学生外出学习与参与各项社会活动。由此,美术教师带领学生参观展览的可能性也降到了冰点。但所幸的是在一些大型城市,这个问题还没有那么严重,一些有远见的校长还是很支持美术教师利用馆校结合方式来对学生实施美术馆教育。
“展览即课程”是美术馆教育中的一个基本理念;教师在美术馆内给学生上课这一行为,本身也是课程理论所追求的体验课程。对此,让更多的孩子能站在原作面前进行诗意地对话,感受审美的愉悦,体验幸福时刻的到来,那就让我们共同为之努力吧。